总是躲避妻子的丈夫
丈夫总是想出去“透透气”
董芳瑜一进诊室,立即脱下厚重的冬衣,抱怨道:“哎,我得找个地方讲道理!家里气氛太压抑、尴尬了!”她的丈夫魏博言没有多说什么,继续说道。他接过妻子的外套,放在沙发的另一端。
冷静了一会儿,董芳瑜再次开口,不过表情严肃了许多:“兰心老师,自从孩子出生后,他就变得不正常了!”董芳瑜形象地列举了丈夫的“罪行”:自从孩子出生后,董芳瑜就觉得丈夫总是躲着他,不肯帮忙照顾孩子。两人意见不合时常发生争吵。有一次,魏博言和他的孩子在一起,孩子在哭。董芳瑜开玩笑说:“你看,孩子跟你不熟!”这句话激怒了魏博言,他板着脸说道:“我已经忍了你好几次了,我不能让任何人留在这个家里!”最让董芳瑜感到不舒服的是,每次周末来访,魏博言都会躲在郊区的自家房子里“呼吸点空气”,留下董芳瑜独自操心抚养孩子。
听到妻子毫不客气地责骂他,魏博言感到很恼火:“你这样做,我就走了。你为什么不想想为什么我总是跑出去?你家人把孩子围成里三层、外三层。” ……我怎么能参与其中?我连和孩子亲近的机会都没有!周末,我只想一个人呆一会儿,这样违法吗?”
董芳瑜气得直跺脚:“那你住在外面,干嘛回家?”魏博言见妻子的眼睛红了,就扭过头去,不看她。
妻子做了什么让丈夫一直躲着她,甚至不想回家?
没有对错之分
董芳瑜认为她的生活陷入困境。她要照顾孩子,要和大家人相处,还要工作。她需要魏博言的理解和帮助,但魏博言置身事外,留下董芳瑜孤军奋战,这让她非常不满。那么魏博言呢?他觉得妻子在“说话”,但实际上生活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困难。真相是什么?谁是对的?
魏博言说:“兰心老师,如果你有过和大家人一起生活的经历,你就会理解我。在这样的家庭里,我无法感到幸福。”
我问魏博言:“你有没有想过‘如果……’会更好?”
魏博言说:“我想,如果你远离她的家人,你的幸福也许就会回来!”这句话一说出来,董芳瑜反应就很大。我示意她冷静下来,听她丈夫说完。
原来董芳瑜家族是一个大家庭。一家五口,包括他的姐夫、侄子、父母,加上他们一家三口,每天都住在一起。 “生活中有很多不便,我们每天都要因为一些小事而互相迁就,这非常影响我们的心情。本来,每个家人都得和家人过同样的生活,所以他们不能混在一起!而且,我和方宇都没有时间说任何私人的话。最重要的是,我们明明有自己的房子,只是距离很远而已。我和她偶尔商量回去,但她妈妈说怕打扰孩子,一直阻止我们……”这是魏博言说的最长的一段话,也是他最真实的感受。
或许是被老公的真诚感动了。董芳瑜并没有激烈反驳丈夫,而是表达了自己的难处:“别说我妈妈拦着我,连我都不敢离开父母家。有一次,孩子突然吐了,哭个不停,他只好立即去医院,当时他去锻炼了,我打了10多个电话,他都没接……你说,我怎么敢指望他?
魏博言拽着衣领说道:“这种极端的情况并不多见,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。”
“等孩子长大吧!”董芳瑜委屈地说。
“我不想再忍受了。现在的日子不像家人!”魏博言说完,双手捂着额头,浑身透着一股无奈。董芳瑜撇了撇嘴,眼里的泪水终于滚了下来。
瞄准你的感觉
我发现这对情侣的对话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。无论谈论什么,总是以“困难”结束,然后无力感在夫妻俩之间不断蔓延。我想帮助他们捕捉这一刻的感受,并问董芳瑜:“你现在的主要感受是什么?”
董芳瑜红着眼睛说道:“非常尴尬又无奈!”
我又问魏博言:“那你呢?”
“独自一人!”魏博言说。
“也许,对于困境,你们无能为力。但是,对于彼此的感情,你们可以做很多事情。”我转向董芳瑜问道:“你丈夫感到孤独,你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?”
董芳瑜说:“也许我们需要更多时间在一起!”
我又问魏博言:“你能做什么?”
魏博言犹豫道:“我觉得她需要我的支持!不过,我一直在积极想办法,就算想到了,也不一定能做到。所以,我什么也没说。” ..”
我问他:“你是不是觉得需要谈的事情一定是已经形成的想法,如果你还没有想出办法,就没有必要沟通吗?”魏博言被告知了他的想法,他直接承认:“是啊,你说出来也没用!”
然后我问董芳瑜:“在沟通方面,你有什么困难吗?”
董芳瑜想了想回答我:“我感觉我的情绪处于抑郁和崩溃的两端。我尽力忍住,不让自己说话。当我实在忍不住的时候,就不再是沟通,而是发泄了……”
原来影响夫妻互动的因素是董芳瑜非常情绪化,缺乏意识到丈夫的感受,让他显得很强势;而魏博言则比较理想主义,认为沟通必须解决问题,否则,他宁愿什么都不做。解释。
我从抽屉里拿出一根橡皮筋,让夫妻俩各抓住一端拉紧。我继续说:“橡皮筋现在代表你的紧张程度。你尝试谈论一些你平常做的事情。沟通起来很困难。如果你感觉更糟,就拉紧橡皮筋。如果你感觉放松,就松开双手。让我们开始吧! “
董芳瑜说:“我想听听你对房子的看法!”
魏博言说:“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,我们就卖掉自己的房子,在你妈妈家附近买一套小一点的房子。但是那房子还剩下很多贷款,不能现在就买了,五年,税费也不便宜……毕竟还要存两年的钱!”
董芳瑜认真地听着丈夫的计划,轻轻地眨了两下眼睛,但手上却没有任何动作。魏博言犹豫了一下,问道:“你觉得怎么样?”这时,董芳瑜以为正在进行测试。她先松开了橡皮筋,然后说道:“我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,虽然目前来看不太现实。我不知道为什么,但是我感觉舒服多了!也许是因为你终于告诉我了。”你的计划,或者说让我感觉你一直在计划着……”
“你能告诉我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吗?”我鼓励董芳瑜回应我的丈夫。
“如果我们租房子是不是更好?其实我也觉得一个大家庭住在一起有很多不方便,而且我也很怀念二人的世界!”董芳瑜表达了自己的想法,我看到魏博言松开了手中的橡皮筋,他的动作很明显。看到丈夫的举动,董芳瑜抬起眼睛看着丈夫。两个人目光交汇,瞬间有一种温暖。随后,两人又讨论了一些其他的可能性。比如,孩子断奶后,可以将孩子短暂托付给董芳瑜的母亲,两人可以和周末一起度过时光。 “总之,我们不会一直这样!”董芳瑜鼓励魏博言。不知不觉中,两个人手里的橡皮筋已经很松了。
“你现在感觉怎么样?”我问。
魏博言用手缠了一根橡皮筋,认真地说:“也许,虽然不会有结果,但说出来会舒服很多。”
“还有,我突然看到了希望!”董芳瑜笑着看着自己的丈夫,轻松地说。
为了让他们更敏感地意识到自己内心的需求,我对他们说:“如果你对自己的需求做一个总结,会是什么?”
两个人想了想,总结了自己的需求。董芳瑜写了“支持”、“信心”和“亲密”,魏博言写了“聊天”、“独处空间”和“物质需要”。
当他们交换卡片、互相看对方的需求时,我对他们说:“我觉得你们应该了解对方的需求是什么,以及如何让对方感觉更好。这样,你们就会投入更多精力去做一些对夫妻关系有利的事情,慢慢地,你们之间的感情就会越来越好!”
魏博言说:“那你还难受怎么办?”
“当然,我们都有感觉不舒服的时候!关键是我们要做什么才能让自己感觉更好。”我继续向魏博言解释:“对我们关系有利的事情,我们就多做一些。明知道没有好处的事情我们就不做,或者少做!”
听了我的话,魏博言松了口气,说道:“你的意思是,只要我们做有用的事,关系自然就会好起来,对吗?这个方法比解决困难容易多了!”
咨询须知:
这对夫妻没有任何严重的矛盾或涉及底线的矛盾。然而,当他们遇到困难时,却未能找到有效的方法走出情感低谷,无法建立起亲密的相互联系。现在,当他们把注意力从婚姻中一些暂时无法改变的困难转向一些简单的、可操作的、有利于夫妻关系的事情时,他们就能通过重建亲密关系来度过当前的困难时期。毕竟,只有夫妻之间的相互支持、亲密互动,才是家庭抵御压力的最好方式。因此,不要以为“孩子3岁了”或者“买房”就能解决所有婚姻问题。生活中总会有新的冲突。此时不如关注一下彼此的感受,学会用感情相处,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。幸福不是定义的,而是创造的。